幻想序曲《哈姆雷特》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三部受莎士比亞戲劇啟發的管弦樂作品。第一部是序曲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初稿寫於1869年,次年即作了完整的校訂並重寫了許多部分,1880年作曲家將其改換成“幻想一序曲”風格,又作了進一步校訂;第二部是寫於1873年的幻想曲《暴風雨人這三部作品儘管命名不同,但作曲家在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卻基本相同:用音樂的形象去表現從戲劇中選出的一些富有感情或畫面的成分,然後以純音樂線條編織成曲--門德爾松寫《仲夏夜之夢》序曲的手法。即使在《暴風雨》中,其結構與奏鳴曲式毫不相干,且各段之間也缺乏有機的連接,但從純音樂的角度上看,形式上仍是平衡與完滿的。在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以及《暴風雨》中選取為音樂表現的是那些畫面性和戲劇性的成分;而在《哈姆雷特》中幾乎都是情感性與心理性的素材,唯一例外是兩處暗示弗丁布拉斯(挪威王子)的出場(194小節開始和359小節開始),以及葬禮進行曲的最後12小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