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書選譯了著名美術史家巫鴻教授自1985年以來發表的31篇論文。這些論文圍繞著“禮儀美術”這一基本概念討論了中國上古和中古美術中的多項藝術傳統和形式,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、玉和青銅禮器,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、佛教、道教美術的產生和初期發展等。這些論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獻證據,以擴大美術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。作者結合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論,探討建築、雕塑、畫像和器物等視覺形象的組合以及與人為行為及思維的有機聯繫。其分析對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圖像,而包括了對視覺環境的復原以及對藝術品的創作動因、社會環境、禮儀功能以及觀者反應的考察。
本書是國內首次對巫鴻教授學術成果的系統介紹。全書全為四部分,包括史前至先秦美術、漢代美術、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及古代美術沿革。書後附有訪談錄、論文出處。書中插配古代美術品照片、拓片、線圖、地圖等圖像600餘幀。
本書是國內首次對巫鴻教授學術成果的系統介紹。全書全為四部分,包括史前至先秦美術、漢代美術、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及古代美術沿革。書後附有訪談錄、論文出處。書中插配古代美術品照片、拓片、線圖、地圖等圖像600餘幀。
上卷
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
序
一、史至前先秦美術考古
二、漢代美術
下卷
三、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
四、古代美術沿革
附錄1:巫鴻教授訪談錄
附錄2:本書所收論文出處
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
序
一、史至前先秦美術考古
二、漢代美術
下卷
三、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
四、古代美術沿革
附錄1:巫鴻教授訪談錄
附錄2:本書所收論文出處